温故知新!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梳理
过去几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
不菲成效从好的决策、好的落实中来。而历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是“三农”工作的指挥棒,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力求探究“三农”工作是如何取得上述辉煌成绩的,从过去的改革路径中也可一窥未来方向。
一、农业:从增收增量到提效调结构
回溯2012年、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可见,确保粮食安全是当时的重要议题,由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等表述可见,这一阶段农业的核心任务是保持总量的稳定乃至增长,确保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基本粮食安全。
而从2014年开始,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出现了,对规模、数量的担忧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追求效率提升、结构优化。
随后到2015年,“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思路更加明确。由此带来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深远。其着眼点从解决此前的“靠天吃饭”“丰年贱卖”转变为有规划、成规模、有保障、有体系的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渐渐深入人心。这背后自然有技术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制度引导。
在加大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上,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正是这一系列制度性变革,推动着农业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产业链条全打通等多重革命。而伴随着近几年普惠金融工作的有效推进,不少优质农业企业甚至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农业养殖户都得到了更大支持,也让更广大群体加入到这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二、农村:从农村稳定到乡村振兴
作为全面小康成色的“试金石”,农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令人欣慰,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到回归,从稳定到振兴的跃迁,这种发展正是政策发力的结果。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这种变化也可见一斑。
2012年的会议提到,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旨在对外出务工农民予以保障;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基础保障增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几年来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不少村正致力于摘掉“空心村”的帽子,吸引人才回流。
这一轮变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尤为明显。特别是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成为了新一代“弄潮儿的新舞台”。当年的会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由此,乡村的发展机遇被更多人看到,成为了有志人士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其发展方向也不是此前单纯的“脱贫”或“稳定”,而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三、农民:从补贴助脱贫到激励谋致富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归根结底要落在人上。农村的建设要靠人,农业的发展要靠人,而最终,其成果、红利也落在广大农民身上。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如何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带领其走上脱贫致富路,居于改革目标的核心位置。最早的激励方式主要是补贴。
2012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毋庸置疑,补贴是发展初期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能解燃眉之急。特别是在产业成长期,能够帮助农民、农村、农业更好抗击外部风险冲击,平稳发展。但是,产业要由弱到强,个人的积极性要被充分调动,不能只靠“补弱”,还需要一个合理的激励性制度来“激强”。
遵循市场规律,激活各类要素,解放生产力,正是本轮改革的方向。即便是近几年一直被决策层高度重视的脱贫攻坚,也绝不是“补贴当头”,而是有赖于“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2018年的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不难发现,这几方面都是在为农民营造更宜居、乐业的环境和制度基础,以此激发农民自身的发展、创新活力。
2020新征程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仍是中国最重要的基本面,“三农”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在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历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释放出了鲜明的改革创新信号,推动了从技术到体制机制的创新,从环境等基础设施改良到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优化,从帮扶到激励的制度创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2019年会议指出“三农工作”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从2020年“三农”工作的主要目标来看,今年一定是“三农”工作的总结之年,成果检验的丰收之年,更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承转之年。在一系列政策精神的指引下,未来“三农”领域将成为有志人士大有可为的新空间,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浪潮。
返回列表